機器人在水下傳遞火炬(沈陽自動化所供圖)
水陸兩棲機器人(沈陽自動化所供圖)
水下變結構機器人(沈陽自動化所供圖)
2月2日,在北京冬奧公園舉行的冬奧火炬傳遞活動中,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以下簡稱沈陽自動化所)等單位研制的兩臺機器人實現奧運史上首次機器人水下火炬接力。
在火炬傳遞中,火炬手將奧運圣火傳遞給水陸兩棲機器人。水陸兩棲機器人手持燃燒火炬,沿冰壺賽道旋轉滑入冰洞口;水下變結構機器人向其靠攏,兩臺機器人手持火炬在水下精準對接點火;水下變結構機器人手持點燃火炬從冰洞口出水,將奧運圣火傳遞給下一棒火炬手。
據悉,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支持下,由沈陽自動化所牽頭,聯合北京動力機械研究所、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研制水下傳遞火炬機器人??蒲袌F隊突破了冰水跨介質高適應性運動控制、復雜流場擾動的水下動態對準、水下機械臂厘米級精準作業、跨介質可靠燃燒組織等關鍵技術,研發國際首支綠色清潔水空跨介質火炬,實現機器人水下高精度對接。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適應活動現場環境,確保對接瞬間萬無一失,現場團隊提前進駐北京冬奧公園,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對機器人火炬傳遞任務進行了多輪優化,在25天的時間里開展了近百次的測試,進一步提升了機器人的控制性能和穩定性。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多機器人跨域火炬傳遞技術研究與系統示范應用”項目負責人、沈陽自動化所副研究員田啟巖告訴《中國科學報》:“雖然身處寒冬,我卻一直在出汗,因為緊張和激動?!?/p>
“本次活動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機器人水下火炬接力,點燃了人們對北京冬奧的激情,在向世界傳遞友誼與和平的同時,展現了我國在機器人領域的科技進步?!鄙蜿栕詣踊彼L李碩表示。
《中國科學報》從沈陽自動化所獲悉,科研團隊還研制了空中飛行機器人、地面機器人、冰雪面六足機器人等,先后參加實驗室測試和外場試驗,并在沈陽和北京開展了外場試驗,為北京冬奧火炬傳遞提供了高質量的技術和裝備支撐。
本網站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因無法聯系到作者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與本網站聯系,我們將采取適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