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新興產業融媒體記者 李子吉
強生集團唯一生產新冠肺炎疫苗的工廠,已于2021年底悄悄暫停了疫苗的生產。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了,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越來越高,有很多聲音說“新冠肺炎疫情將在2022年結束”,甚至有輿論稱“奧密克戎將使新冠肺炎‘流感化’”,強生暫停生產疫苗,難道是預見到了疫苗即將再無用武之地?
近日,據《紐約時報》報道,強生集團唯一生產新冠肺炎疫苗的工廠,已于2021年底悄悄暫停了新冠肺炎疫苗的生產,轉而制造另一款潛在利潤更高、與新冠肺炎病毒無關的實驗性疫苗。
雖然在臨床試驗中及接種疫苗的反應中,強生疫苗表現并不好,比不上輝瑞和莫德納的mRNA疫苗,但由于不需要超低溫冷藏且價格偏低,頗受發展中國家市場青睞。
2021年5月,強生曾與新冠肺炎疫苗全球獲取機制(COVAX)簽署協議,表示會在2021年向COVAX交付2億劑疫苗,停產之后,目前尚不清楚強生的庫存是否還能支持其履行疫苗供應的承諾。如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億大關,全球疫苗分配也仍存在諸多問題和挑戰,無論從什么方面考慮,強生這個時候選擇暫停疫苗生產,都讓人摸不著頭腦。
疫苗帶來的收入低于預期
有輿論稱,新冠肺炎疫苗銷售額不高,難以為公司帶來可觀利潤,是強生集團選擇暫停疫苗的重要原因。
從強生2021年財報來看,這種輿論并不算是捕風捉影。
根據財報顯示,強生全年實現總收入937.75億美元,同比增長13.6%;每股收益為7.81美元,增長41.7%。從業績表現可看出,制藥業務和醫療器械業務是推動強生業績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強力推動因素。但其新冠疫苗(Ad26.COV2.S)只貢獻了23.85億美元的銷售收入,甚至低于預計的25億美元。
反觀競品數據,輝瑞2021年財報顯示來自新冠疫苗的年度貢獻營收高達426.25億美元,占總營收的52%。2022年,輝瑞預計全年營收為980億-1020億美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抗疫方面,不僅將來自新冠疫苗Comirnaty的營收預測上調至約320億美元,還初步預計新冠口服藥Paxlovid營收約為220億美元。
而同樣研發腺病毒載體疫苗的阿斯利康,銷售額也高于強生。根據阿斯利康2021年財報顯示,其新冠疫苗2021年的銷售額達到40億美元,對應的供應量為25億劑。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在被認為已完全接種疫苗的大約1.893億美國人中,只有約8%接種的是強生疫苗,而其他人幾乎都接種的是輝瑞或莫德納的mRNA疫苗。但即便疫苗業務并沒有帶來很高的收益,強生的年報中仍然預計2022年疫苗帶來的銷售額將增至35億美元。
強生發言人Jake Sargent表示公司“專注于確保有需要的人可以獲得我們的疫苗”,公司預計將于3月重啟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生產。
看上去,強生雖然暫停了新冠疫苗的生產,但是似乎目前并沒有退出這個市場的想法。
囿于安全問題,風波不斷
最初,強生集團研發的這款單劑Ad26.COV2.S疫苗被認為是既方便又有效的新冠疫苗,但一直以來,它遠不如mRNA疫苗效果好,并且由于一些安全問題,其使用一直受到諸多限制,在抗疫市場上一路跌跌撞撞。
強生的新冠疫苗于2021年2月27日獲FDA批準在美緊急使用,是美國第三款獲批緊急使用的疫苗。
2021年4月,鑒于美國已報告多例因接種強生新冠疫苗出現罕見嚴重血栓病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和美國疾控中心(CDC)發布聯合聲明稱,建議暫停接種強生新冠疫苗。歐洲藥品管理局也在4月介紹說,在接種過強生疫苗的700萬人當中,發生8例罕見的嚴重血栓病例,其中1例身亡。
據統計,從2020年12月-2021年8月31日,在接種強生疫苗的人群中發現了6例死亡病例,這些病例中均出現血栓癥狀。
10月1日,歐洲藥品管理局表示,強生新冠疫苗或與罕見血栓病癥VTE有關,建議將這種情況列為強生疫苗的副作用。
除了血栓,2021年7月,FDA還在強生新冠疫苗的情況說明中增加了一項警告,稱數據表明在接種后的6周內,患一種罕見的神經系統疾病——吉蘭巴雷綜合癥(GBS)的風險增加。
接種之后有如此多的后遺癥風險,導致強生的新冠疫苗在富裕國家并不受青睞。雖說后來美國醫療監管機構取消了對強生新冠疫苗的使用限制,且一直聲稱“疫苗的益處依然大于副作用”,但由于疫苗會導致罕見血栓病例,且有時會出現死亡病例,2021年底CDC建議美國民眾接種的推薦接種疫苗名單中,強生新冠疫苗并未列在其中。反觀輝瑞與莫德納的新冠疫苗則得到了CDC免疫咨詢委員會的一致投票支持。
禍不單行,強生在疫苗生產環節,也有讓人不能安心的“黑歷史”。
2021年6月11日,美國某疫苗生產工廠由于搞混生產原料導致疫苗質量不達標,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將銷毀兩批大約1000萬劑的強生新冠疫苗。該工廠還被曝光出生產設備老化,衛生狀況差,工人培訓不足等問題。此外,歐盟方面也準備銷毀同一家美國工廠生產的新冠疫苗。
強生新冠疫苗的保質期問題也耐人尋味。同樣在2021年6月,FDA將強生疫苗的保質期從原先的3個月改為4個半月。但據報道,這條聲明發布之前,有許多庫存擱置的強生新冠疫苗即將過期。如此“隨意”更改保質期,讓人對強生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又多了一些顧慮。
接種后的副作用、生產環節的疏忽,導致強生新冠疫苗一直處在被“邊緣化”的路上,但因為價格相對便宜,存儲條件方面也不像輝瑞疫苗那樣嚴苛,強生疫苗在發展中國家頗受青睞。
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流行,近日,南非醫學研究委員會(SAMRC)的一項研究數據,也表明強生新冠疫苗在發展中國家仍然有市場。該組織負責人表示,在接種強生公司的新冠疫苗加強針1-2個月后,對“奧密克戎”的有效率可達85%。
新冠疫苗要走下坡路了?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了,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越來越高,有很多聲音說“新冠肺炎疫情將在2022年結束”,甚至有輿論稱“奧密克戎將使新冠肺炎‘流感化’”,強生暫停生產新冠疫苗,難道是預見到了新冠疫苗即將再無用武之地?
近期,美股抗疫概念股走低。2月14日,諾瓦瓦克斯醫藥下跌9.25%,Vaxart下跌2.35%,莫德納跌近12%,BioNTech跌近8%,強生、阿斯利康均跌近2%,連輝瑞都有3.28%的下跌。股票的持續飄“綠”是否也說明新冠疫苗行業并不景氣?然而,就目前來看,2022年結束新冠肺炎疫情,似乎沒那么容易。
一方面,“奧密克戎”變異毒株來勢洶洶,傳播速度比之前的“德爾塔”有過之而無不及。全球累計感染病例從3億增長到4億,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另一方面,全球范圍內的免疫屏障至今沒有完全建立,疫苗獲得方面的不平等仍然是擺在全球抗疫面前的一道難題。
1月17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表視頻講話時指出,離去年世衛組織公布的2021年底完成40%全球人口新冠疫苗接種,2022年中完成70%接種的目標還差得很遠。
2月3日,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區域主任瑪奇迪索·穆蒂在剛果(布)首都布拉柴維爾表示,非洲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依然很低,僅11%的非洲人口完成疫苗全程接種。
正如世界衛生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主任邁克爾·瑞安所說,“我們不會在今年消滅這種病毒,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消滅這個病毒,我們能消滅的是公共衛生突發事件?!?/div>
可見,現今全球抗疫形勢依然嚴峻,雖然“奧密克戎”毒性大大降低,但誰也不知道今后是否還會繼續出現可以繞過人體免疫系統和當下抗疫措施,并引發重癥的變異毒株。如果疫苗公平問題持續得不到解決,某些接種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依舊會是病毒變異的溫床,“奧密克戎”不會是最后一個變異毒株。
只有持續保持對新冠肺炎病毒的警惕性,繼續完善抗疫措施,提高全球疫苗接種率,構建覆蓋全人類的免疫屏障,才能真正宣布“疫情結束”。照這樣看來,對于任何一家有能力生產新冠疫苗的企業來說,恐怕現在都還不是更改生產線,研發其他藥物的好時機。
END
來源:本刊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