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創新者強,”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專題記者會上,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表示,“雙城經濟圈要在創新上下功夫,共同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中心,增強區域發展的動力源。要聚焦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打造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以‘一城多園’的模式高標準共建西部科學城,開展跨區域的產學研協同攻關,建設一體化的技術交易市場,不斷提升科技協同創新能力?!敝貞c市人大代表,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主任、西部(重慶)科學城管委會主任左永祥表示:“我們知重負重,積極作為,既辦好合作的事,更干好自己的事,以創新為主線,積極發揮主力軍、排頭兵作用,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div>
可以看見,“西部科學城”在關于雙城經濟圈的討論中成為一大熱詞。關于構建雙城經濟圈中重慶的發展新格局,《綱要》給出的規劃是“建設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現代城市,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和國際門戶樞紐,增強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以長江、嘉陵江為主軸,沿三大平行槽谷組團式發展,高標準建設兩江新區、西部(重慶)科學城等,重塑‘兩江四岸’國際化山水都市風貌?!倍P于成都的規劃,《綱要》指出“打造區域經濟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國際門戶樞紐,提升國家中心城市國際競爭力和區域輻射力。高水平建設天府新區、西部(成都)科學城等,形成‘一山連兩翼’城市發展新格局?!?/div>
那么,在兩地科技創新領域的交流合作方面,西部科學城將拿出哪些舉措?“我們要共享共建一批重大科技創新的大平臺,比如說西部科學城的種質創制大科學中心等,這些都是可以共建共享的。我們要聯合開展一些技術方面的原創性創新和核心技術攻關,比如材料科學、集成電路、生命科學、低碳科技等,這些領域我們都有廣泛的合作空間和互補優勢?!弊笥老樵诮邮苡浾卟稍L時表示。2022年2月10日上午,西部(重慶)科學城召開2022年工作會暨“項目攻堅年”動員大會,今年預計將有170個以上新開工項目。而去年科學城簽約100億級項目3個,戰略性新興企業產值占全市比重超25%,地區生產總值、固投等4個指標增速成為重慶市第一。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的鳳鳴湖畔,坐落著一座以“智能”與“低碳”為主題的AI PARK。AI PARK由高科技創新企業特斯聯攜手重慶高新區打造。據悉,特斯聯曾在國內率先提出并應用AIoT技術架構,致力于推動城市智能化建設,驅動城市管理的升級、促進產業生態的繁榮,及推動綠色低碳的落地。據介紹,以其AIoT技術架構為基礎,特斯聯已自主研發了AI CITY技術架構,TACOS智慧城市操作系統、城市全場景系列智能硬件,以及針對綠色低碳場景需求的雙碳大腦、綠色低碳智能平臺等產品及解決方案。
自“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說法提出以來,關于成渝城市群的發展,特斯聯作為西部科學城建設的深度參與者,亦有感受,盡管成都、重慶發展迅猛,然而成渝地區整體的發展仍不十分均衡,在特斯聯看來,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則可以充分發揮成都及重慶的引領作用,帶動科技新經濟產業集群化發展。
重慶市政協委員、特斯聯創始人兼CEO艾渝告訴本刊記者:“成渝地區擁有豐富的場景資源及場景需求,這為特斯聯發展場景數智科技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前所未有的機遇?!碧厮孤揂I CITY的首期項目“云谷”(AI PARK)于2020年在重慶高新區落地。AI PARK依托特斯聯的AI CITY技術架構建設,以統一的云端城市操作系統協同全場景的城市智能硬件基礎設施,實現全面智慧化的精細城市治理及綠色低碳落地。自2021年4月試運營以來,AI PARK已吸引了來自政府及社會各界團體的走訪調研。2021年5月中旬,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曾親赴AI PARK調研,了解其理念及發展情況。截至目前,AI PARK的數據化程度已達到90%,AIPARK中的每一個節點都在產生數據。此外,在四川德陽,特斯聯的另一座AI CITY項目也在建設當中,據悉已進入收尾階段。
“智慧”是否必然與碳排放、環境污染等現象相伴相生?從材料科學、集成電路、智慧城市到低碳科技之間,是否真的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根據歐洲科研組織GeSI所發布數據報告,盡管短期內ICT技術/解決方案所帶來的碳排放在增長,且快于全球平均碳排放水平,然而截至2020年底,ICT技術/解決方案卻已協助降低了16.5%的全球碳排放總量(主要減排源自于ICT技術在工業、農業、能源、制造、交通、服務等產業的應用),這意味著依靠ICT技術/解決方案的力量,溫室氣體整體減少了9.10GtCO2e(十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當量),高于ICT技術/解決方案直接帶來的碳排放7倍。由此,創新型ICT技術/解決方案的推進可被視為提高能效、降低能耗、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
以AI PARK為例,特斯聯在AI PARK中部署了包含智慧大屏、智能機器人、智慧門禁,乃至智慧溫濕度控制器、智慧垃圾桶等一系列智能硬件。這些智能硬件將作為數據的入口,采集各個場景的能耗及碳排放數據,并將各個場景的數據上傳至由特斯聯打造的TACOS(特斯聯智慧城市操作系統)。TACOS會基于其內置的碳中和算法、及相應的數據集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推演,并制定相應的節能、減排策略反饋給用戶。依托特斯聯云到端的解決方案,目前,AI PARK已經實現了碳中和的全生命周期監測。經過專業測算,AI PARK有望在建設運營16個月后,中和建設階段產生的少量碳排放。
“目前,在特斯聯全國的落地項目中,案件發生率實現了超過90%的下降,建筑運維人力成本實現了40%的節省,能耗實現了30%的降低?!睋厮孤撏嘎?。
創新者強、開放者進、改革者勝
如何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落地實施國家規劃的支撐作用?據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已于2月8日印發《關于做好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2022年重大項目實施有關工作的通知》,給出年度項目清單和投資額度及保障措施。2022年共納入標志性重大項目160個、總投資超2萬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1835億元。其中共建科技創新中心項目30個,估算總投資75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7億元,包括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產業創新平臺項目、共建西部科學城項目,包括超瞬態實驗裝置、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等。
目前,川渝累計建設5G基站超13萬個,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成渝國家樞紐節點、量子通信網絡“成渝干線”等加快建設,成都超算中心已納入國家超算中心體系……來自川渝兩省市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僅2021年,川渝就推進實施合作共建重大項目67個,已完成投資934億元。
針對如何加快重慶設計產業發展這一問題,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悅來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菊夢提出建議,可聚焦工業設計主體培育、能力提升、平臺和園區建設、人才培養、品牌活動、氛圍營造等重點領域和方向出臺市區兩級扶持政策,形成市區聯動支持機制,同時探索依托國有或國有控股公司,吸引社會資本合作設立設計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進入工業設計創業投資領域,支持符合條件的設計企業上市融資。
關于深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左永祥提出幾方面的規劃時也表示,“實事求是講,川渝兩地在國家戰略性科技力量和重大科技創新的設施布局上,相比東部沿海地區還是有差距的?!毙碌囊荒?,首先要在國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資源布局上爭取國家支持,搶抓國家高水平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機遇,在國家推進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上搶占先機,共同創建一些國家級的“金字招牌”、創新平臺,比如說國家級的“產業創新中心”、國家級的“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的“科技創新中心”。
除了創新,雙城經濟圈建設縱深推進,易小光提出“唯開放者進”和“唯改革者勝”,要進一步拓展完善大通道、大樞紐、大平臺,尤其要發揮重慶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的作用,充分發揮成都國家重要商貿物流中心作用,發揮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的作用;要建設川渝自由貿易試驗區協同開放示范區,帶領西部地區協同發展,推動與國內東、中、西部密切交流;同時也要深化與東盟、東南亞、歐洲國家貿易合作,抓住RCEP實施機遇。同時在改革上持續下功夫,要全面營造最佳的營商環境,釋放區域發展活力。
END
來源:本刊原創文章